中医辨证解析与鉴别
辩证名称:脾与胃病辨证(胃寒)
胃寒形成原因:
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: ①腹部受凉②过食生冷
③劳倦伤中,复感寒邪
以上诸因,导致阴寒凝滞胃腑,形成胃实寒或胃虚寒证。
胃寒证多因过食生冷,或脘腹受凉,以致寒凝胃肠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·心腹痛》:"寒滞之痛,有因内寒者,如食寒饮冷之类是也。必兼寒兼食,随其宜而治之……有因外寒者,或触冒不时之寒邪,或犯客令之寒气,或受暴雨沙气之阴毒,以致心腹搅痛,或吐或泻,或上不能吐,下不能或泻,而为干霍乱危剧等证,总由寒气犯脏,或在上焦,或在中下二焦。"
胃寒症候分析:
胃寒证 ①胃脘冷痛,痛势急剧--寒邪凝滞收引,气机郁滞。②遇寒加重,得温痛减--寒为阴邪,得阳始化,得冷凝滞。
③脘痞作胀,恶心呕吐,吐后痛缓--实邪内结,胃失和降。
④口淡不渴,口泛清水,脘腹水声漉漉--寒饮内停,随胃气上逆。
⑤舌苔白滑──寒饮内停。
⑥脉弦或沉紧──寒饮内停之征。
胃寒诊断要点:
⑴多有过食生冷或脘腹受凉病史,起病快,病势急。⑵以胃脘剧痛、恶心呕吐为主症。
⑶见寒象(恶寒喜温、四肢凉、口淡不渴、苔白滑)。
⑷若呕吐清水,脘腹水声漉漉,为寒饮停胃。
胃寒鉴别诊断:
胃寒证与脾阳虚证鉴别: ⑴两者均有明显的寒象,均可见畏寒肢冷, 口淡不渴、舌淡苔白等寒的症状。⑵胃寒证多有过食生冷或脘腹受凉病史,起病快,病势急;临床可见脘腹冷痛,痛势暴急,遇寒加剧,得温则减,恶心呕吐,吐后痛缓,口淡不渴,或口泛清水,面白或青,肢冷不温,舌苔白润,脉弦或沉紧。以胃脘剧痛、恶心呕吐为主症。
⑶脾阳虚证常由脾气虚发展而来,起病慢,病势缓;临床有脾气虚症状(食少、纳呆、腹胀、便溏)腹部隐痛,喜温喜按(虚痛),可见浮肿、带下量多等水湿症状;以食少纳呆、腹胀便溏、腹部隐痛,喜温喜按为主症。
胃寒治疗原则:
散寒止痛──厚朴温中汤常用中药: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、木香、干姜、茯苓、草豆蔻